欢迎来到特产之乡舆情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辽望调查|厉害了,我国唯一的活体宝库,在辽宁!

发布时间:2023-12-25来源: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确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1个、保种场8个、基因库1个,变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单位1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蚕科所申报的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被确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

  

  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是继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和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之后的第3个国家级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柞蚕遗传资源保护主体。

  这个“宝库”,不仅保存柞蚕遗传资源,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柞蚕养殖户,实现产量、产值、收入上的提升。

  “今年养的柞蚕品种好啊,不易感病,结茧快,产量高。我家300亩柞园,收入达到20万元,比往年提高了15-20%!”凤城市鸡冠山镇宝石山村柞蚕养殖户赵克新高兴地说,明年还会继续选择这个品种来养蚕。

  赵克新所说的柞蚕品种,是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也就是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选育的辽蚕527,是采用逆境胁迫、生理生化辅助育种等手段,经7年14代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营茧快、羽化集中的特点。一经投入生产,赢得了广大柞蚕养殖户的认可。

  

  辽蚕527,只是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选育的柞蚕品种之一。“作为世界野蚕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柞蚕科学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蚕科所一直致力于柞蚕新品种选育与研究。”蚕科所副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李喜升说。

  这是一座活体基因库。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有着76年的柞蚕遗传资源保护经历,2021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柞蚕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目前活体保存柞蚕品种72份、遗传材料14份,包括2种化性、6种幼虫体色、2种茧色、多种蛾色和8种经济类型,约占全国柞蚕遗传资源总量的70%,每份资源的继代种茧保存量在200粒以上。是世界上保存柞蚕品种数最多、种类最全的柞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在柞蚕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着很强的柞蚕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能力。

  这是一个培育新品种的摇篮,其中有世界上第一个柞蚕品种青黄1号,有应用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柞蚕品种青6号,以及世界首个高饲料大型茧品种大三元和现行当家品种抗大等实用型品种。

  

  图片由记者 李越 摄

  让好品种更好应用于生产实际。基因库种的许多实用品种正在柞蚕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利用该基因库保存柞蚕品种生产的纯种及其杂交种应用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品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柞蚕种质资源的丰富,对柞蚕蛹的选择也愈加多样,更加追求柞蚕蛹的“品质”。基因库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提出了“高食味柞蚕蛹新品种选育”这一方向,属国内外相关领域首创,并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项目和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柞蚕优良性状评价、分子鉴定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及示范的共同支持下,开展了本项研究,选育出高食味强健型新品种“辽蚕大9”,将柞蚕的利用价值进一步从茧丝利用向蚕蛹食用倾斜。

  下一步,基因库还将依托该平台,围绕柞蚕遗传资源科学保护、精准评价、种质创新与资源有效利用等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面向市场需求,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 : 李越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nyxw/nyyw/2023122010303424458/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推荐